100年后湖村海醮 第一集起源 送牒、豎旗定界趾 翁明雅
發佈日期:2013年6月25日
金門縣后湖村海醮祭典起源金門縣后湖村海醮祭典,起源於民國3年12月3日,村民許侯閃、許嘉灘、許加牛、許加走、許溪江、許加抹、陳壽、陽光脫等九人清晨出海捕魚,原本風平浪靜的大海,午後驟然間風雲變色,波濤洶湧打翻漁船,導致六人溺斃,僅三人游回岸邊。
翌日,村內昭應廟六姓府王府的乩身忽然自動回廟起乩,指示,因歷年在海上亡故的幽魂前來討食,才會接連發生海難,應辦海醮超度供食犒賞海域內的幽魂,才能消災解厄。 因此從民國4年開始,后湖村每逢12年都要擇日聘請道士一連作3天大醮,非但要有全豬、全羊等大禮,更要迎請後浦城隍、和開浯恩主公陳淵,以及靈濟古寺觀世音菩薩坐鎮觀禮,相沿至今已有九十六年歷史。
100年第九次海醮從農曆10月14日,即開始舉行送牒、豎旗定界趾儀式,農曆17日迎請主壇神及恭請水府扶桑大帝坐鎮主壇,農曆22日卯時起鼓至24日一連3天,道士宣經拜讀十回大懺,普渡男女幽魂,同時虔誠的行祭自民國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